1.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
A.辨病论治
B.标本兼治
C.同病同治
D.审因论治
E.整体观念
答案:E
解析: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,一是整体观念,二是辨证论治。
2.“无阳则阴无以生,无阴则阳无以化”体现了阴阳的哪种相互关系
A.阴阳的消长平衡
B.阴阳的互根互用
C.阴阳的相互转化
D.阴阳的对立制约
E.以上均包括
答案: B
解析:阴阳互用,是指阴阳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,某些范畴的阴阳关系还体现为相互资生.相互促进的过程。即所谓“阳根于阴,阴根于阳,无阳则阴无以生,无阴则阳无以化”。这种阴阳在互根基础上的资生.促进的互用关系,称为阴阳的“互用。”
3.按照五行理论,心血不足累及肝血亏虚而致的心肝血虚证属于
A.母病及子
B.子病及母
C.相克
D.相乘
E.相侮
答案:B
解析:相生关系的传变 包括“母病及子”与“子病及母”两个方面。母病及子,即母脏之病传及子脏。如肾精亏虚不能资助肝血而致的肝肾精血亏虚证,肾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而致的肝阳上亢证等。子病及母,即子脏之病传及母脏。如心血不足累及肝血亏虚而致的心肝血虚证,心火旺盛引动肝火而形成心肝火旺证等。
4.与肌肉关系最密切的脏是
A.肝
B.心
C.脾
D.肺
E.肾
答案:C
解析:脾主肌肉,是指肌肉的营养来自脾所吸收转输的水谷精微。胃的腐熟与脾的运化功能正常,则水谷精微充盈,肌肉丰满、壮实。四肢是肌肉比较集中的部位,故脾又主四肢。脾主运化与升清,脾气健运,则四肢肌肉的营养充足,其活动亦强劲有力;若脾失健运,清阳不升,布散无力,则四肢的营养不足,则可见四肢倦怠无力,甚则痿弱不用。脾主四肢肌肉的理论,对中医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,在治疗以四肢肌肉痿废不用为主要表现的痿证时,常从脾胃着手,称为“治痿独取阳明”。阳明,指足阳明胃,在此泛指脾胃而言。
5.下列不属于“肝主藏血”的生理功能表现是
A.贮存血量
B.防止出血
C.调节血量的分配
D.生成血
E.制约肝的阳气升腾,以维护肝的疏泄功能
答案:D
解析:肝藏血,指肝具有贮藏血液、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。其一,肝为血海,能贮存一定的血量,以制约肝的阳气升腾,勿使过亢,以维护肝的疏泄功能,使之冲和条达。其二,肝调节人体各部分的血量分配,特别是对外周血量的调节起着主要的作用。其三,肝具有防止出血的重要作用。
6.上走息道以行呼吸的气是
A.元气 B.宗气
C.肝气 D.营气
E.卫气
答案:B
解析:宗气的生理功能:上走息道以行呼吸,贯注心脉以行气血。故凡语言、声音、呼吸的强弱,气血的运行,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,视听功能,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,皆与宗气盛衰有关。
7.头痛在头顶,病变多在
A.少阴经
B.少阳经
C.阳明经
D.太阴经
E.太阳经
答案:E
解析:手、足阳明经行于面部、额部,手、足太阳经行于面颊、头顶及头后部,手、足少阳经行于头侧部。
8.下列不属于寒邪致病特点的是
A.寒为阴邪
B.寒性凝滞
C.寒邪主痛
D.寒性收引
E.寒性重浊
答案:E
解析: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:1.寒为阴邪,易伤阳气;2.寒性凝滞,主痛;3.寒性收引;
9.假神的临床表现不包括是
A.原来表情淡漠,寡言少语,闷闷不乐,继而精神发呆,哭笑无常者
B.原来精神极度衰颓,意识不清,突然精神转“佳”者
C.原来长期不欲饮食,突然暴饮暴食者
D.原来不欲言语,突然转为言语不休者
E.原来面色十分晦暗,忽然两颧发红如妆者
9.答案: A
解析:假神往往见于久病.重病.精气极度衰弱的患者。如原来不欲言语,语声低弱,时断,时续,突然转为言语不休者;原来精神极度衰颓,意识不清,突然精神转“佳”者;原来面色十分晦暗,忽然两颧发红如妆者,都属于假神,是为阴阳格拒,阴不敛阳欲将离决的虚假现象。长期不想吃饭,忽然想吃。人们通常把它比喻为“回光返照”或“残灯复明”,应予以特别注意。
10.午后热甚,身热不扬的是
A.阴虚潮热
B.阳明潮热
C.日晡潮热
D.湿温潮热
E.五心烦热
答案:D
解析:湿温潮热:以午后热甚,身热不扬为特征。其病多在脾胃,因湿遏热伏,热难透达,所以身热不扬,初扪之不觉很热,扪之稍久则觉灼手。多伴有胸闷呕恶、头身困重、大便溏薄、苔腻等症。